这只右手手套属于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的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盔甲套装。
抛光钢,蚀刻带黑色和金色,镀金铆钉,精细镀手和手指保护。
兰茨胡特,1571年。
工匠:弗兰兹·格罗斯切德尔(Franz Grosschedel)。
©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瓦杜兹-维也纳
库存编号 WA 4310。
亲王作为士兵
亲王家族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总是伴随着他们必须准备面对的战事。然而卡尔·优西比乌(Karl Eusebius)亲王早已告诚他的儿子和所有后辈要追求死后作为业主和收藏家的声誉,而不是作为战争英雄。但总有未守规矩的例外——而约瑟夫.文策尔(Joseph Wenzel)亲王就是其中一个打破规矩者。最初他在萨沃恩(Eugen von Savoyen)王子麾下的奥地利军队服役。其后王朝突然于1735年1月13日命其从事外交工作。他曾作为使者前往柏林,也曾是驻巴黎大使。在柏林时这位亲王虽然未能影响普鲁士的未来计划,但却赢得了王储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的信任。很久以后的1766年弗里德里希为其打造了一副柏林的瓷器餐具作为礼物并在附上的信中写道:"您不要认为我对您的敬意和友情和我送给您的这些易碎的小物品一样不够长久。"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宝库里的其中一件物品至今仍证明了这一非同寻常的关系。亲王在结束外交使命后于1740年回到了战场上并于1746年6月16日的皮亚琴察战役中持剑打败了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回到维也纳后,他作为将军、军需司令、炮兵司令、步骑兵司令以及总炮兵军需官进一步发展了炮火武器,成为了奥地利"炮兵之父"。皇帝约瑟夫二世(Josef II.)满怀感激地敬献他两盒最珍贵的西班牙散弹枪——其中三把可以在宝库里见到。在履行其军事职责的同时—约瑟夫·文策尔在1753年还被调往闵牙利任总司令——亲王美化了他的维也纳住所并扩充了他的收藏品。约翰一世(Johann I.)亲王也有相似的经历。他很早就痴迷于兵役,在拿破仑战争中达到了事业的颠峰:他作为陆军元帅在关键位置战斗。他的传记作家Oskar Criste记述了23匹他座下被射杀的马。1806年7月12日莱茵邦联成立,参与其中的国家——其中包括列支敦士登——受法国皇帝保护并宣布脱离德意志帝国。此时列支敦士登却也必须派出40名士兵参加接下来的奥法战役。在1813年莱茵邦联因莱比锡战役解体后列支敦士登加入了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联,亲王约翰一世于1815年7月3日在其"德意志邦联文件"上签字。为此列支敦士登不得不——最后一次——承担80人的出兵额。同时随着战役的进行,约翰亲王逐渐扮演了谈判者的角色,他因此多次陷入和奥地利王朝的争端中。1810年9月15日他终于回归了"私人生活",醉心于农业和艺术品收藏。同年他将维也纳罗绍的画廊大楼所有权转交给了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