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25年9月17日 – 2025年11月16日
展出地点: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
为庆祝列支敦士登汉斯-亚当二世亲王八十华诞,列支敦士登王室特别展出其近期珍藏——贾姆博洛尼亚的《战神玛尔斯》雕像,这件文艺复兴晚期最著名的小型青铜雕塑之一,现成为全新展览的核心亮点。
这座雕像以英勇的姿态与内敛的力量,仿佛体现出赋予一位统治者真正尊严的内在力量。该作品创作于佛罗伦萨,艺术家贾姆博洛尼亚(Giambologna)原籍佛兰德斯,长期受聘于梅第奇宫廷。
此次展出的《战神玛尔斯》将与王室收藏中的其他小型青铜雕塑一同亮相,这些作品均由贾姆博洛尼亚本人或其工作坊助手(包括安东尼奥与乔瓦尼·弗朗切斯科·苏西尼、彼得罗·塔卡和阿德里安·德·弗里斯)设计与创作。这场展览不仅彰显了贾姆博洛尼亚在青铜雕塑领域的卓越技艺和《战神玛尔斯》的非凡艺术价值,也为观众提供了比较不同作品工艺细节、铜绿处理与雕刻精度的独特视角。
本次展览汇集王室典藏中的杰出艺术作品,将观众带回梅第奇时代的佛罗伦萨,展现文艺复兴晚期的艺术繁荣景象。同时也藉此向汉斯-亚当二世亲王致敬,赞扬他作为艺术品收藏家与赞助人,在延续王室艺术传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馆首次作为嘉宾机构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展出这件珍贵馆藏。
展厅1 ——大厅
作为收藏家的亲王
列支敦士登亲王的藏品跨越了400多年的时光。目前的藏品涵盖了从哥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以及毕德麦耶尔派的作品——有绘画、精美的青铜器、雕塑、珍贵的硬石拼接镶嵌工艺品、华丽的武器、瓷器、珍宝艺术品、挂毯、家具和历史书籍。受列支敦士登家族历代亲王个人喜好的影响,藏品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色,这些藏品有些是购买的,有些是交换获得,有被出售或赠送,也有被再次购回的。
列支敦士登汉斯•亚当二世亲王于1970年被委以重任,对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重组了整个家族的财产,将其纳入基金会。他在掌权后迅速弥补了二战后因失去波西米亚领地而造成的损失,并重新打造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此前提下才得以能积极地扩充收藏。汉斯•亚当二世亲王购买和重新购回了大量藏品。他对青铜雕塑尤其感兴趣,该收藏领域是他沿袭的祖先传统,并至今仍投以浓厚兴趣,例如购买了吉安博洛尼亚的作品:《战神马尔斯》。
吉安博洛尼亚的作品:《战神马尔斯》
让・德・布洛涅(1529年—1608年),人称吉安博洛尼亚,出生于佛兰德的杜埃,师从雅克・杜・布鲁克。与许多北欧艺术家一样,他于1550年前往罗马研究古典文物,随后定居佛罗伦萨,并在这里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的首批工作委托。作为托斯卡纳大公的宫廷雕塑家,他创作了大量大理石和青铜的宏伟大型作品,但也创作过小型作品和石膏材料的作品。他的雕塑作品特点是完美平衡和多角度的观赏性,既充满动态感,又兼具优雅与完美。
列支敦士登的战神马尔斯雕像完整保留了吉安博洛尼亚原始蜡模的清新感。即使是最细微处的细节,如太阳穴的血管纹理,也无需通过冷加工的方式来加以突出或定义,而是忠实再现了吉安博洛尼亚原始蜡模上的形态。因此,这座青铜雕像是最还原吉安博洛尼亚原始构思的早期作品之一。
展厅2
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
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的一支名门望族,他们通过贸易和银行业务实现了财富积累。虽然该家族最初并没有贵族血统,但他们通过有计划的联姻和战略联盟,成功掌控了在政治上具有影响力的各个职位,从实际上控制了佛罗伦萨。艺术在这里被他们用作展示地位和合法性的手段。
在洛伦佐・德・美第奇的统治下,通过大力推动视觉艺术的发展让佛罗伦萨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城市之一。他在1492年逝世后,佛罗伦萨进入了政治动荡时期。1537年,亚历山德罗・德・美第奇遭到刺杀,佛罗伦萨议会选举了年仅17岁的远亲科西莫为佛罗伦萨公爵的继任者。但与预期相反的是,科西莫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建立一个专制的独裁政权。他通过向查理五世皇帝上供获得政治支持,并得以在托斯卡纳地区自由扩张其势力范围。1569年,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被视为马基雅维利所著《君主论》中君主的具象。
配得上君主的尊贵—吉安博洛尼亚的《战神马尔斯》
在欧洲近代早期,赠送艺术品是一项重要的外交活动。美第奇家族作为新兴的银行世家,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他们向亲王侯爵和皇室赠送各个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因其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推崇,当然,他们同时也期待能得到回报。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曾用吉安博洛尼亚的青铜雕塑协助其子追求奥地利的约翰娜,并将这些雕塑转赠送了新娘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皇帝。
1587年3月,一份来自佛罗伦萨的礼物送达德累斯顿宫廷:自1586年父亲去世后,克里斯蒂安一世成为萨克森的选帝侯,他收到了托斯卡纳大公弗朗切斯科一世・德・美第奇赠送的八匹珍贵骏马、装饰华丽的东方武器、珍奇的犀牛角杯,以及由宫廷雕塑家吉安博洛尼亚创作的三座小型青铜雕塑。此外还收到了第四尊雕塑:由艺术家本人赠送的战神马尔斯雕像。这份大礼正配这位风华正茂的统治者。作为帝国重臣,他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军事代表。此外,这位远古战神还是佛罗伦萨市的守护神。
吉安博洛尼亚及其工作室
自16世纪70年代起,吉安博洛尼亚在佛罗伦萨经营着一个管理完善的工作室。随着对其作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他开始制作技术精湛的小型青铜雕塑,且可用同一模型进行多次铸造。
自大约1581年起,安东尼奥・苏西尼开始在吉安博洛尼亚的工作室工作,主要负责小型青铜器的铸造。1600年,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但仍与吉安博洛尼亚保持紧密合作。1608年,吉安博洛尼亚大师去世后,他的员工皮耶罗・塔卡接管了工作室以及他留下的模型。安东尼奥以及后来他的侄子兼工作室继承人乔瓦尼・弗朗切斯科・苏西尼继续按照吉安博洛尼亚的模型制作小型青铜雕塑。除了这些获得授权的复制品外,其他工作室也在复制吉安博洛尼亚的模型,因此,青铜雕塑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少数几件作品具有吉安博洛尼亚亲自制作的蜡模所呈现的新鲜感和生动感,例如列支敦士登的战神马尔斯雕像。在生产更多复制品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铸模和铸型进行必要的修改,细节会被进一步磨损或丢失。
布拉格的皇宫
1583年,鲁道夫二世皇帝将皇宫从维也纳迁至布拉格,并将波西米亚首都提升为欧洲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他热衷于收藏,并有针对地促进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在短短几年内,布拉格就成为了160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他派遣特使到欧洲各地,把杰出的艺术家和著名的科学家、学者招募到他的宫廷。
鲁道夫二世皇帝拥有约25件吉安博洛尼亚的小型青铜雕塑。但他未能成功将这位艺术家招募到布拉格宫廷。他任命阿德里安・德·弗里斯为他的宫廷雕塑家。阿德里安・德・弗里斯来自荷兰,并在16世纪80年代在佛罗伦萨的吉安博洛尼亚工作室工作。在布拉格,他的风格与他的老师大相径庭。德・弗里斯的两件大型作品至今仍保存在列支敦士登的王室藏品中,它们由卡尔一世亲王亲自委托制作:1607年创作的大型作品《受难的基督》,以及几年后创作的同样恢弘的《圣塞巴斯蒂安》。它们都属于这位大师最重要的作品。